close

一、學測是什麼?

學測計分方式是每科15級分,級距的計算方式為全國1%考生的平均再除以15,只要處在同一個範圍都是同一個級分。其中自然科分為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,而社會分為歷史、地理、公民。在準備之前,可以先確定自己申請的時候是要申請什麼科系,那個科系看重什麼科目,比如醫科的話,各個學校的篩選不太一樣。再來是確定自己的強弱科,保持自己的強科,補足弱科,千萬不要放棄弱科,這樣對申請學校的傷害很大。

 

二、時間分配和訂計畫

到底要不要做計劃,要規劃成怎麼樣…這些都是準備考試之前常常會問的問題,以下會示範我自己訂計畫的方法,只是提供一個參考,因為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和專注程度有所不同,但是有訂計畫,絕對比你埋頭一直讀有用,你會比較知道自己現在走到哪一步,什麼時候進到下一個階段,如果發生突發狀況要怎麼改善等等。

 

我訂計畫的方式是先訂出每個月的大方向、目標,每周日晚上在規畫下一個星期的細項部分,時間上比較彈性,計畫比較好施行。

計畫表示範

以上是每個人一周的時間表(此處以暑假沒有暑輔的時候做舉例),每天基本上有12+1個小時讀書(讀書時段的切割和時數按照每個人有所不同),有21+7個時段,再來是

 

1.把有補習的時間cross out並註明是什麼科目(上有示範),根據上表我還有空的16個時段共64的小時。

 

2.把一個時段空下來當作應付突發狀況用(比如家庭聚餐之類的) 剩下60個小時。

 

3.將剩下時段平均分配給每個科目(國英數自社) 每科平均12hr(可彈性調整)此處可以多分配一些時間給弱科,但是強科也要顧到。

 

4.分項把科目排到時段中,我的方法是每個時段2+2小時(因為我無法連續四小時讀同科),在這邊要特別注意,2個小時是有特別用意的,因為學測考科除國文每科80min之外,其他每科100min需要保持專注力,能盡早習慣就盡早習慣。

 

5.排科目的時候可以一個文科配一個理科,比較不會疲乏,不過這個看人而定,有些人一直讀同樣類型的科目效果反而比較好,所以要先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。

 

三、各段時程

很多人會問要不要從二下開始準備…之類的,我的建議是把二下的單元讀好比提早開始複習有用,因為二下讀的好,等於提前把第四冊複習好了,不要顧此失彼或是都沒顧好。所以下面的時程以暑假開始為例

 

1. 7–8月暑假(包含暑輔)

 

7月份開始,大部分學校都還沒暑輔,是準備複習的大好時機,要好好把握,因為一旦開始暑輔,就要加入高三上的進度,很容易打亂節奏。

暑假的進度基本上是1–3冊,假設高二下很認真地讀第四冊的話。原因是自然組高三上的進度量大,要留時間給進度(千萬別放了,因為學測沒考好的話就沒辦法指考了,而且有些高三上的進度跟學測範圍其實有些有重疊)

 

2. 9月-12月:

 

把第一次複習的時候不熟的地方,再多看幾遍,做大量題目,別再精讀了,永遠都會覺得沒讀完,多寫題目多訂正比較有效。

 

3. 12–1月:

 

寫模擬考題加上歷屆試題(計時)

每個科目可以的話預留20分鐘的時間(正式考試會緊張+完全沒頭緒的題目,考試時要視情況跳過,預留最後20分鐘檢查加上寫之前跳過的)


以上提供一些準備方式給準備考學測的考生,因為學測會持續改制,再加上目前考科能夠選擇(ex.能選擇不考特定科目),準備時需要先清楚自己想讀科系的規則,在內容和計畫上適時調整。

arrow
arrow

    bett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